热门资讯
国网新进展
6月24日凌晨,从国网青海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青海连续15日360小时全清洁能源供电取得圆满成功,电网保持安全稳定运行,再次改写全清洁能源供电的世界记录。6月9日0时至23日24时,***电网在充分总结“绿电7日、9日”经验基础上,策划实施了青海连续15天共计360小时全部使用清洁能源供电行动,期间全省所有用电均来自水、太阳能以及风力发电产生的清洁能源,实现用电零排放。
综合能源服务
用户的能源消耗成本一般包括获得成本和使用成本,以电力为例,按照***电改精神,电力获得成本主要由发电企业的上网电价和电网企业的“过路费”组成,还包括基本电价和功率因素调整电费;而使用成本则构成更为复杂,包括:资产折旧、运行维护、内部损耗、运行质量、事故损失、第三方服务费用(转供电)等,目前,电力使用成本在不少地方远高于电力获得成本。在两大电网公司纷纷成立综合能源服务公司的助力下,企业和资本市场都有一
【电能表企业漫漫转型路】之三、电网和非电,两种市场,两种玩法
本篇内容对于业内老人来说基本熟悉,不过对于新入行业者来说,可以通过本片文章了解电能表行业的概貌。 本篇所讲的两种市场指的是国内电力公司(俗称主业)和国内非电力公司(俗称非电)这两类市场。 主业市场的主体基本是国有企业,包括***电网有限公司、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蒙西电网有限公司等,要么是央企,要么是地方国有企业,因此其一般有严格的供应商筛选规则和技术标准要求。特别是
6月24日凌晨,从国网青海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青海连续15日360小时全清洁能源供电取得圆满成功,电网保持安全稳定运行,再次改写全清洁能源供电的世界记录。
6月9日0时至23日24时,***电网在充分总结“绿电7日、9日”经验基础上,策划实施了青海连续15天共计360小时全部使用清洁能源供电行动,期间全省所有用电均来自水、太阳能以及风力发电产生的清洁能源,实现用电零排放。
据悉,“绿电15日”期间,系能源主要断面送出能力由160万千瓦提升至240万千瓦,同比提高50%。省内火电出力再降22%,仅为20万千瓦,占全网发电出力的2%,为新能源小娜腾出更多空间。
根据国网青海省电力有限公司调控中心统计数据显示,“绿电15日“期间,青海电网***用电负荷847万千瓦,全省用电量28.39亿千瓦时。累计发电量39.78亿千瓦时,其中水电、光伏、风电、火电发电量分别为29.23、6.43、3.41、0.71亿千瓦时。新能源发电量占全部用电量的34.7%,实现了高占比发电;火电发电仅占1.8%,且全部以市场化方式送出省外。
“绿电15日”期间,省内清洁能源累计供电量28.39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燃煤12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32万吨。清洁能源除满足省内供电外,外送华东、华北、华中及西北地区,山东、河南、陕西、上海等8个省(区)市,外送电量10.68亿千瓦时。
“绿电15日”期间,实现省内335家新能源企业和1个共享储能电站共同参与共享储能市场化交易,有效缓解电网调峰压力,扩大午间时段光伏小娜电量74.2万千瓦时。新能源企业积极加入共享储能体系,并参与市场化运营。据鲁能多能互补储能电站数据,该电站在“绿电15日”期间累计充电电量74.2万千瓦时,累计放电量50.12万千瓦时,创造直接经济效益37.59万元。
“绿电15日”期间,以电价为杠杆,先行先试,引导三江源地区蓄热式电锅炉做为用户侧储能参与调峰,增加光伏消纳158万千瓦时。同时,实施峰谷时间段互换“绿色套餐”,引导负荷侧30家企业157万千瓦负荷参与响应,累计增加光伏小娜电量6582万千瓦时。
全清洁能源供电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电源、电网、用户、政策机制、技术能力等多个方面,对电网实时监测、系能源预测、电网运行控制等方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电网调控平台、电力市场交易平台、能源数据平台的深度、***协调互动,增加了管理难度。
青海绿电行动对于摸索出一套符合中国电力市场特色的新能源消纳机制、市场交易机制、运行管理机制、政策制定机制具有很好地示范作用,期待其对中国电力在能源生产、能源消费、能源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带来积极的意义